蠟像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?
蠟像制作要經(jīng)過雕刻模型、倒膜、脫模三個手續(xù)。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,石膏模制好以后,然后把準備好的蠟像原料澆入預涂有油類的模型中,將模打開便成蠟像了。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,雕刻的技術不簡單,須有藝術修養(yǎng),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,耐心學習。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,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(nèi)的模型才能制蠟像,如果自已沒有模的經(jīng)驗,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制。
起源
蠟像從單一的用蠟制像發(fā)展到當今時代的蠟像藝術,經(jīng)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早在古巴比倫時期人們就掌握了蠟制人像技術。公元前4世紀,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曾請人為他做過蠟像。古埃及在殯葬儀式中曾把蠟制神像安放在墓穴里。
古希臘在宗教禮儀上常有蠟制神像陳列其中。古羅馬面膜節(jié),貴族家庭還將蠟制成的祖先面膜陳列出來或參加出殯。
到了中世紀,歐洲曾將蠟像用于巫術,教堂里也已經(jīng)有了為教 徒們制作的還愿蠟像,并用蠟制面膜來紀念帝王和偉人,如意大利佛羅倫薩的阿努佳斯達教會內(nèi)的圣像,成為已故帝王和偉人的化身。文藝復興時期,有用失蠟法制成的青銅徽章像,安東尼奧·阿邦迪奧是當時享有盛譽的蠟像藝人。
+

微信號:
17801099661